元宇宙技术嵌入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双重效应及其调节优化The Double-edged Effect of Metaverse Technology Embedded in Network Ideological Governance and Its Improvement
杨章文;
摘要(Abstract):
当前,飞速发展的元宇宙技术在中国诸多领域和行业中得到运用。元宇宙技术业已成为影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因素。元宇宙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创造效应,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冲击效应。一方面,元宇宙技术可以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共治集群、生产监管、风险预判、沉浸交互等诸多益处,是对传统意识形态治理方式的一种补充与完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元宇宙技术也潜隐着一定的治理风险,如治理脱实转虚引发的主流意识形态式微、治理界线模糊导致的技术监管失灵、治理范式转换引致的情感联结淡化、治理不确定性诱发的资本数据垄断等,可能导致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走向“技术利维坦”之路。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弥合负面效应的恰切之道,立足时代潮涌以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话语体系,建构法治秩序以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监管体系,培育协同人才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支撑体系,拉紧情感纽带以构筑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认同体系,进而不断拓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发展路向。
关键词(KeyWords): 元宇宙;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智能技术;意识形态安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智能化转向及其实践路径研究”(2022EKS011),项目负责人:杨章文
作者(Authors): 杨章文;
DOI: 10.16501/j.cnki.50-1019/d.2023.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黄欣荣,曹贤平.元宇宙的技术本质与哲学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8.
- [2] 冯刚,陈倩.解构与重构:元宇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J].探索,2022(3):166-175.
- [3] 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22(1):55-63.
- [4] 华子荀,黄慕雄.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6):23-31.
- [5] 张敏娜.元宇宙技术对未来文明的价值演绎[J].理论与改革,2022(6):54-67.
- [6] 罗梁波.国家治理的技术场景:理论反思和话语重构[J].学海,2020(1):38-46.
- [7] 许加彪,程伟瀚.从“图像域”到“拟态域”:“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域更替[J].传媒观察,2022(3):12-17.
- [8] 张蓝姗,史玮珂.元宇宙:数字化生存的逻辑探究与反思[J].当代传播,2022(2):81-84.
- [9] 肖唐镖.中国技术型治理的形成及其风险[J].学海,2020(2):76-82.
- [10] DEREK K.Be heading the king and enthroning the market:A critique of Foucauldian governmentality [J].Science & Society,1999(2):173-202.
- [11] 包亚明.当代思想家访谈录[G]//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12] 胡泳,刘纯懿.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J].新闻界,2022(1):85-99.
- [13] 李慧敏.自由与秩序:元宇宙准入的价值选择与身份认证的元规则[J].法治研究,2022(2):36-44.
- [14] 喻国明,陈雪娇.元宇宙:未来媒体的集成模式[J].编辑之友,2022(2):5-12.
- [15] 石磊,张笑然.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场域[J].思想教育研究,2022(3):36-42.
-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7] 罗丽琳,蒲清平,黄燕.大数据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276-286.
- [18] 董扣艳.元宇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探测、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思想理论教育,2022(4):90-95.
- [19] 何明升.智慧社会:概念、样貌及理论难点[J].学术研究,2020(11):41-48.
- [20] 赵星,乔利利,叶鹰.面向数据智能和知识发现的图书情报学跨界拓展——数据—学术—创造整合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6):16-25.
- [21] 何哲.虚拟化与元宇宙:人类文明演化的奇点与治理[J].电子政务,2022(1):41-53.
- [22] 杨章文.网络泛娱乐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及其“解蔽”[J].探索,2020(5):181-192.
- [2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
- [24] 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 [25] 徐辉.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协同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21(5):32-40.
- [2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 [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8] 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105-112.
- [29]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 [30] 喻国明.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新闻界,2021(10):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