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基础Common Prosperity:A Solid Foundation for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李猛;
摘要(Abstract):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的民主,就在于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形态。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空间、治理场域和有效工具。纵观古今,民主的形态和质量与社会的共同富裕程度高度相关。偏离共同富裕会导致民主“全链条”脱实向虚、民主过程“全方位”对抗以及民主沦为“全覆盖”转移矛盾的工具。进一步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民生全过程之中;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并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方位有序运转;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覆盖,防止不良价值倾向的干扰。
关键词(KeyWords): 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西方民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猛;
DOI: 10.16501/j.cnki.50-1019/d.2022.05.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N].人民日报,2021-12-05.
- [2] 樊鹏.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J].政治学研究,2021(4):3-10.
- [3] 董树彬,何建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现实可能、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2(2):24-34.
- [4] 张树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汇聚起人民力量[N].人民日报,2021-08-20.
- [5] 王红艳.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J].探索,2022(3):61-72.
- [6] 林毅.重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民主的超越[J].探索,2022(2):51-63.
- [7] 孙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核与治理优势[J].探索,2022(4):49-58.
- [8] 高奇琦,杜欢.智能文明与全过程民主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J].社会科学,2020(5):25-35.
- [9] 祝灵君.推进全过程民主离不开党的领导[J].探索与争鸣,2020(12):5-8.
- [10] 程竹汝.人大制度内涵的充分展现构成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基础[J].探索与争鸣,2020(12):24-26.
- [11] 韩福国.社会主义民主何以落地——用中国协商民主程序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1):25-43.
- [12] 汪仲启.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重构——以上海虹桥街道为对象[J].社会政策研究,2021(4):107-123.
- [13] 基斯·范德皮尔,杨抗抗.民主、计划与大数据:21世纪的社会主义?[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1(1):322-340.
- [14] 雅克琳娜·德·罗米伊.希腊民主的问题[M].高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 [15]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宽容[M].迮卫,靳翠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 [16] 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17] 资本论:第1卷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18] 约瑟夫·A.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19] ROSKIN M,CORD R,MEDEIROS J,et al.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16.
- [20] 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 [2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 [22] 让-雅克·巴弗莱克,赵超.参与民主:今日的实践预示明日的理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176-180.
- [2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4] 王正泉.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J].人民论坛,2007(1):18-19.
- [2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26]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 [2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28] FUKUYAMA F.US against the world?Trump’s America and the new global order[N].Financial Times,2016-11-11.
- [29] 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不平等的代价[M].张子源,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 [30] 拉里·M.巴特尔斯.不平等的民主:新镀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方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 [31] PHILLIPS K.Wealth and democracy: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ich[M].Hong Kong:Crown Publishing Group,2003.
- [32] 李猛.从说服选民到塑造选民:特朗普“推特选举”的政治心理基础[J].国际论坛,2017(4):67-73.
- [33] RICHARD N,CLOUTIER E,GUAY J-H.New evidence about the existence of a bandwagon effect in the opinion formation process[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3(2):203-213.
- [34] 林红.民粹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 [35] MILACNOVIC B,LINDERT P,WILLIAMSON J.Pre-industrial inequality[J].The Economic Journal,2011(551):255-272.
- [36] 涂锋.身份政治第三波与西方国家的政治衰败——基于国家建构视角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21(3):141-154.
- [37] 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解读后现代主义[M].朱刚,秦海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 [3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 [39]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1(4):4-9.
- [40] 罗伯特·A.达尔.论政治平等[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41] GILENS M.Inequality and democratic responsiveness[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005(5):778-796.
- [4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4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