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023, No.229(01) 147-15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村庄“中位达标”治理的逻辑及影响
The Logic and Influence of Village “Median Standard” Governance

金江峰;

摘要(Abstract):

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化建设,对制度构建下的村治样态分析,可以在村庄事务的制度化治理视角下展开,考察制度规范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治理行动的影响。受制度建构负外部性成本与责任“硬约束”等因素的影响,村治实践多呈现“中位达标”治理样态,而非已有研究提出的“竞标”治理或“底线”治理。村庄“中位达标”治理追求的是不冒进、不落后、不过度负累的中间位置排名,具体表现为常规且无量化要求事务的规范对标、常规且有数量要求事务的量化平衡,以及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差异化作为等,遵循的是一种分类达标策略。“中位达标”治理既可能带来村庄治理的“工具主义”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其向“实体化”治理转型。为保证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平稳有序以及弥补“工具主义”治理缺陷,需要推动制度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基层治理实践的有机融合。在理论层面,“中位达标”治理为当前村治实践提供了新的经验参照,也为学界思考技术治理、政社关系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KeyWords): “中位达标”治理;乡村治理;制度嵌入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建引领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益贫效能研究”(22CDJ049),项目负责人:金江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项目“村庄改造中的风险生产与韧性治理研究”(2022M721295),项目负责人:金江峰

作者(Authors): 金江峰;

DOI: 10.16501/j.cnki.50-1019/d.2023.01.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