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动因、要义与路向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Village 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Era: Motivation, Significance and Direction
张书林;
摘要(Abstract):
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是组织动员力、政治凝聚力的综合展示。基于时代变化、问题倒逼的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乡村社会发展变革的“倒逼”、农业农村农民变革的“倒逼”、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倒逼”,已是谋划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需要直面回应的现实诉求。在方案设计上,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需要强化领导力、优化组织结构、塑造功能形态、创新运行机制四个基本维度。提升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需要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进乡村社会力量整合、组织整合、治理整合、经济整合,描绘以乡村社会系统性整合推动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线图。
关键词(KeyWords): 党的领导;村级党组织;组织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性的生成机理与锻造机制研究”(20BDJ082),项目负责人:张书林
作者(Authors): 张书林;
DOI: 10.16501/j.cnki.50-1019/d.2022.03.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3] 李桂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政治逻辑[J].党政研究,2019(5):42-48.
- [4] 刘渊.西部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内涵解析、现实反思与实践进路———基于三个行政村的调研[J].探索,2019(6):120-128.
- [5] 谢太平,谢宜婷.社会治理视域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21(4):40-46.
- [6] 林星,王宏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内涵、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9(5):115-120.
- [7] 佟磊.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问题、成因及思路创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3):36-39.
- [8] 王同昌.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成因与提升之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2-22.
- [9] 尤琳,魏日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22(1):122-129.
- [10] 胡柳娟.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1):48-54.
- [11] 李毅弘,杨雅涵.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生成:理论探析与现实观照[J].探索,2019(4):127-135.
-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13] 胡小君.从维持型运作到振兴型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党组织转型提升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1):52-59.
- [14]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 [15] 李沛丽.“制度—生活”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挑战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21(2):132-138.
-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17]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1-11.
- [18] 季丽新,贺雪瑞.村党组织领导权制度化嵌入实现方式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7(3):59-64.
-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5-06.
- [20]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9-02.
- [21] 胡鹏辉,高继波.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0-29.
- [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23] 杜志雄,赵黎,崔红志.跨村联建、村企共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探索[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1):95-103.
- [24]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 (1)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关系形态,是以个人为中心、就像水波纹一样向四周扩散开来所形成的一圈圈波纹,波纹的远近则标识着关系的紧密程度。
- (1)“三配套”就是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设;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