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向度与价值“Four Communities”:Dimensions and Value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王雨辰;彭奕为;
摘要(Abstract):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共同体理念;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全球生态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JZDZ019),项目负责人: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构建‘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202310202),项目负责人:彭奕为
作者(Authors): 王雨辰;彭奕为;
DOI: 10.16501/j.cnki.50-1019/d.2023.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 [2] 余满晖,刘馨宇.论“建设美丽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境界的拓展[J].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19(1):137-153.
-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 [4] 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 [5] 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 [6] 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3.
- [7] 王艳峰,吴晶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J].科学社会主义,2022(3):29-40.
- [8] 张云飞,李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J].探索,2020(2):5-14.
- [9] 耿步健.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J].探索,2021(3):1-12.
- [10] 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一种分析框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67-76.
- [11] 李全喜.全球生态治理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贡献[J].学习与实践,2022(5):41-48.
- [12] 秦书生,王曦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0.
- [13] 闫丽娟,谢芝.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5-123.
-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 [16] 陈学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创造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8.
- [17] 郇庆治,李思齐.习近平绿色发展理论的多维意涵与时代拓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9.
- [18] 张玉卓.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J].人民论坛,2021(27):6-8.
- [19] 王建东.习近平关于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55-62.